新潮娱乐圈
gg

148项成果彰显管理新高度2024年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颁证仪式

时间:2025-03-26 13:18来源:东方网 阅读量:18198   

2024年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颁证仪式于3月25日在市政协举行。今年共有148项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通过评审,其中一等成果13项,二等成果65项,三等成果70项,呈现出创新驱动强、精益管理优、数智融合深、生态价值高的鲜明特征。

创新成果具有示范意义

市工经联执行副会长史文军介绍,2024年的获评的多项成果均已成为全国行业标杆,具有很强的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。管理创新助推关键技术突破方面,这些成果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通过管理创新助力关键技术突破,解决行业“卡脖子”问题,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。例如,上汽大众构建“一核三化”管理体系,成功破解汽车动力总成装备备件“卡脖子”难题,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8770万元。中船十一所首次系统构建了现代造船模式2.0框架体系,推动造船模式的升级变革,相比十二五末,大型船型建造周期平均压降30%。

这些成果也体现了精益管理助力综合效益提升。通过企业管理模式、机制创新,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,大幅提高综合效益。例如,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通过组织、流程再造与协同机制建设,构建了“强前台、慧中台、大后台”的“扁平化”业务组织模式,提升了客户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,实现诉求工单降低18.8%、抢修复电时长降低6.6%。上海核工院创新建立“一机制、两模型、三清单”双重预防机制,作业一次合格率大幅提升,隐患数量大幅降低。

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方面,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融合,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、管理效能和市场竞争力。例如,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建设数智化中国商飞商城,通过数智化采购平台规范采购标准,深化供应商管理,强化采购治理,年采购降本率下降10%,采购效率提升50%。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打造经济运行管理平台,建设核电装备制造高效运营管理体系,实现了“一屏观全局”,提升了运营数据的实效性和管理决策的科学性。

围绕绿色低碳可持续协同发展方面,成果均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,通过绿色制造、节能减排,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例如,宝武集团建设重点环境风险监管平台,实现重点环境风险100%覆盖,助力绿色城市钢厂创建。上海城投构建“地产金融+ESG+数字化”驱动的租赁住宅运营管理体系,首创长三角国企第一单保租房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模式,以“ESG+信托”为导向开发建设管理租赁住宅,创建国际大都市租赁住宅高品质运营新模式,助力人才安居。

持续推动企业管理创新

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工作在市国资委、市经信委指导下,由市工经联、经团联具体承办。评审工作历经18年发展,在相关行业协会、集团公司支持下,累计已有2934个管理项目被审定为“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”,累计一等成果244项,二等成果1306项,三等成果1384项。近年来,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呈现主题更加鲜明、行业分布更加均衡、效益更加显著等特点。

“当前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、科技革命加速、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等新形势,企业唯有坚持管理创新和科技进步双轮驱动,才能突破瓶颈、赢得先机。”评选工作承办方,市工经联、经团联会长管维镛指出,希望本市企业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,推动管理变革向纵深发展;以开放协同为路径,构建全域创新生态,通过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。以人才赋能为根本,激发全员创新活力。各企业构建“人人皆可创新”的机制;同时,鼓励企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参与国际规则制定,以更高水平开放提升管理能级。

下一步,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,市工经联、经团联将持续促进推动企业管理创新。一是搭建平台,组织经验交流、案例研讨,促进优秀成果“从盆景到风景”;二是强化服务,联合智库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诊断,助力创新成果迭代升级;三是推动政策落地,积极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,为管理创新工作营造更优环境。四是坚持多种所有制全覆盖,除了央企和地方国企参与管理创新工作外,还要积极发现、挖掘、培育广大民营企业、专精特新企业加强经验总结和提炼,积极参与管理创新活动,申报成果。

“未来还要动员广大外资企业参与这项活动传播先进管理经验,加强合作交流。”管维镛表示,要从社会组织的角度积极发挥资源优势提供支持,让更多“上海经验”喷涌而出,为企业提质增效,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活力。
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最新文章

热门推荐

图文推荐